鐵三依伯,家住在延平區鐵三小區,是南平一中的退休教師,今年已95歲高齡,之所以稱他為“鐵三依伯”,是因為他從來不告訴大家他的姓名。作為6路公交線路的乘客,鐵三依伯夏知涼、冬知暖,每年都要到公交站點看望慰問公交駕駛員,送西瓜、送點心、送花生瓜子……堅持了二十多年了。

鐵三依伯說:“公交駕駛員很辛苦,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在線路一趟又一趟的跑,高峰期有時候都顧不上吃飯,餓著肚子跑。6路線連貫老生活區,老人乘客比別的線路都多,駕駛員每天工作那么忙,還要細心照顧上車的老同志,態度又好,我和我的老伙伴們都是看在眼里、疼在心上。我就想著,帶些糕點,讓駕駛員在顧不上吃飯的時候先充充饑、墊墊肚子,不要餓壞了身體;也感謝一下他們,不嫌棄我們老人家腿腳慢、為我們盡心、周到的服務。”

二十多年,6路公交車駕駛員換了一批又一批,來來往往,更新換代,但每一位都銘記著鐵三依伯的深情厚誼,也早已把鐵三依伯當成了自己的親人。2018年,得知鐵三依伯生病的消息,南平公交駕駛員們紛紛自發購買慰問品去看望老人,可他卻心疼駕駛員賺錢辛苦,說有心就好。
鐵三依伯的“善”在每個公交駕駛員心中播下愛的種子,悄然開出絢麗的花,一朵“司乘情誼”的花,悅人、悅心。公交人從鐵三依伯身上深知自己使命職責,大家表示要用更加優質的服務回饋老人的期望、回報社會。如果你坐過6路公交車,一定能感受到溫馨,每一位駕駛員們都言語文明,熱忱待客,想乘客之所想,急乘客之所急,安全行車,平安送達,這就是愛的傳遞。
泰戈爾說,愛是理解的別名。司乘之間多一分理解、多一分寬容,陽光與春風將一路同行。